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和朋友们闲聊时,聊到了买茶具。

有朋友很纳闷,他之前在网上看直播,发现对方展示出来的盖碗,价格竟要元。据说是景德镇手绘的,是工艺美术级。

让朋友想不通的是,这也太贵了。

即便是手绘出来的,从直播镜头展现出来的绘画水准看,也值不了这个价。

因为对方只是草草画了几笔,盖碗的碗身还留了这么多白,画面太素了,不精致。

聊及此处,坐在身旁的老友开始打圆场。

“这有什么,兴许在别人眼里,艺术无价呢!”

接着,大家在谈笑之间,就将话题扯开了。

但谈及盖碗挑选,与此类似的困惑并不少见。

就像前两天,还有茶友在留言里问:

“为什么同样是泡茶的盖碗,有的要大几千元,有的却能控制在百元以内?”

言外之意,还藏着另一层潜台词。

“这么大的差价,买盖碗时到底该怎么挑才能少走弯路?”

这背后,说来就话长了。

《2》

为什么市面上的盖碗,价格有高有低?

从成本角度看,绕不开四点。

泥料选择不同。

釉料选择不同。

工艺成本不同。

人工成本不同。

其中,后两者是拉开价格差距的重点。

按制造工艺角度看,泥料好、高温烧成的盖碗,成本更高。

从茶具选择的角度看,烧成温度越高的瓷器,越经久耐用。

使用过程中,可以承受巨大的温差变化。

即便是用沸水泡茶过后,再放到清水里,也不会出现炸裂、裂开等状况。

并且,泥料好、釉料好的瓷质茶具,在高温烧成之后,硬度也会比普通瓷器来得更好。

很早之前,联系了一位景德镇的熟人。

当时,托他帮我们做一批手绘的品茗杯。

他爽快地答应了。

并且,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将货发了出来。

但收到快递时,拆开出来看,我们差点傻眼了。

因为在快递运输打包时,那几个易碎的茶杯,只是紧紧用海绵垫缠在一起。

在茶杯与茶杯之间,并没有做独立防护。

好在,拆开出来检查后,茶杯外层的图案没有丝毫刮花和磨损。

不过在后怕之余,将这个打包细节和对方提起。

当地熟人倒是见怪不怪,如是解释——放心,这是他们景德瓷的特色。

他们当地做出来的杯杯盏盏硬度会偏高,不容易磕损。

另外在烧成后,瓷器表面摸起来会更光滑细腻,手感像极了汉白玉。

按这种工艺制成的盖碗也好,茶杯也好,它们在使用的时候会更方便清洗。

有时候,那些便宜茶杯、盖碗在用久后,底部容易渗入难以清洗的茶渍斑点,看起来脏脏的,旧旧的。

就像保养不当的淡水珍珠,在年久日深后,略显“人老珠黄”。

而泥料好,烧成温度高,材质偏硬的盖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只要不摔碎、不磕裂。

那么,即便用上几十年,仍旧看不出“折旧”痕迹,经久耐用。

每次用完后,只要用清水洗净擦干,便能恢复光洁簇新的好状态!

果然,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在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3》

人工成本,是拉开盖碗定价差距的重点。

现如今,人力成本可不便宜。

尤其是制瓷行业,各阶段的工序细分,更是严格分明。

手工制作一个盖碗,步骤有很多。

要拉坯、要修坯、要晾坯。

而后,还要绘画和上釉。

最后是,要放进窑里去烧。

这期间,每一步都离不开“技术工”。

细分下来,需要拉坯师傅、手绘师傅、上釉师傅、烧窑师傅环环紧扣,合作无间,才能顺利制作出成品。

这中间,但凡除了任何差池,都会导致次品出现。

比如,手工拉坯时,但凡是歪了斜了,都需要推倒重做,效率有限。

比如,一笔一划的手工绘画,需要耐心与细心,时间成本消耗大。

比如,在上釉前,需要反复调整与尝试,确保釉色深浅均匀。

同时,在上釉过程中,还要确保均匀上釉。

不然在最终烧成后,釉面厚薄不一,有气泡出现,甚至坑坑洼洼不平整,会影响到整体美感。

再比如,在最终烧窑时,成败在此一举。

烧窑时,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严格把关,才能减少次品率。

要不然入窑烧制时位置摆放不对,烧窑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温度变化等。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会导致大量次品出现。

将人工成本、损耗率、工期时长算下来。

做一批手工盖碗,成本当然不会便宜!

《4》

手工盖碗和普通盖碗,在挑选时该如何区分?

除去泥料和釉料成本不说。

手工拉坯和手工绘画的盖碗,成本价远比机器制成的普通盖碗来得高。

如果是普通机器注浆倒模出来的盖碗,标成手工瓷来卖,卖上高价。

那么,这就太坑人了。

既然如此,在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别下,该如何加以甄辨?

第一,看碗身的厚薄程度。

手工拉坯出来的盖碗,和流水线倒磨出来的盖碗,碗身大有不同。

在手工制作时,为防止在高温烧制时变形,手工拉坯出来的盖碗和茶杯等,它们普遍呈现出“上薄下厚”的身材。

碗底略厚,而碗口上方处,相对会更薄一些。

打一束手电,在光线的影响下,可以清晰看出从碗口到底足的厚薄变化。

最后,在碗盖的底足位置,同样能看出明显的有厚、有薄的特点。

如果是注浆倒模出来的盖碗,那么,它们彼此之间没有个性区分。

清一色横平竖直,从碗身到底足,一概厚薄一致,没有差别。

第二,看图案的内容。

手绘盖碗的图案,个性分明,受绘画师的画风影响。

千人千面,不一而足。

此外,即便是同一绘画师傅,也不能确保自己能创作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作品。

在细致观察图案内容时,笔画的深浅,花纹的转折,甚至花蕊处的点缀粗细,或深或浅,大有不同。

但机器贴花的图案,看起来质感大不相同。

最直接的一点,机器贴花出来的盖碗,整个批次的图案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看不出丝毫区分!

最后,看图案的细腻程度。

手工绘画,再加上釉下彩的制作工艺。

那么,最终做出来的质感,是非常细腻的。

笔触细腻,釉面平整,看起来很有高级感和艺术感!

但如果是机器贴花做出来的图案,那么,手感摸上去会略显粗糙。

甚至,能明显看到/摸到略微凸起的、不平整的网点!

《5》

外观精致的、价高的盖碗。

它们,不一定意味着实用和好用。

从实用角度看,为避免烫手问题。

盖碗的器型选择,同样很重要。

毫升标准容量、倒钟器型、碗沿宽窄适中、盖钮略微凸起、碗身不高不低、瓷壁厚薄适中的盖碗,用起来会更顺手。

虽说市面上的盖碗,价格有高有低。

从大几千,到数百元,再到百元以内,定价参差不齐。

选择丰富,可繁可简,丰俭由人。

但茶友们在买茶具时,不能只看外观,还要注重内在功能性。

价位适中,兼具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盖碗,才是茶桌上的理想泡茶工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gxzy/1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