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珍珠泉”文学笔会暨游子雪松新乡愁诗歌研究会筹备会议在*山脚下美丽的太平湖畔圆满结束。为期三天的筹备活动中有一些美丽的片段值得珍藏。那么多人愿意把一生献给文学,愿意倾尽所有,只为点亮文学的灯盏,为后来人照路。

当天下午,我们自由活动。一部分人计划去宏村。我们出发时已是下午两点多。虽然才是午饭后,山里似乎已接近傍晚。车子行驶得并不快,绕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在丛林掩映下,就真的感到*昏隐隐了。

山里的*昏来得更为静谧,清凉。莽莽榛榛的大山隐藏着无限神秘。我透过车窗向外张望,山尖上云雾缭绕,丝丝缕缕。没有大团大团云朵,有的只是薄纱,轻柔地挂在那里。那是一幅素静的图画!所有的山都被植物覆盖,山的肌肤是绿色的。苍翠的盛夏是植物们的天下,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在大山深处,不为人知地长着叶子,开着花。阳光雨露抚慰它们,电闪雷霆提醒它们。路边小溪全部以石头为底,流水经过,淙淙作响,真想下车掬一捧,啜饮这山泉之甘甜,之凌冽,之清爽。

山路十八弯,车子跑得并不快。这反而给我们的旅途带来很多乐趣。为缓解视觉疲劳,丹丹、振秀、之格和我,我们四人打扑克,欢笑声从车窗向外溢出,也许会潜入深山,永远留在那里吧!车子好几次钻进隧道,我们便好几次进入黑暗之中。连绵的大山暂时从视线中消失,黑暗中的山路隐藏着无可言状的自由。路的尽头是什么?远方的远方是什么?抛开繁琐的工作,觅一处世外桃源放松心灵,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就这样永远跑下去吧!念头一闪即过。宏村,那个美丽的山水画还在前方等着我们。

第二天上午主要听安徽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李云老师的讲座。他对当下的现代诗歌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不能总是向远去的农业文明唱挽歌;第二,作品应具有现代性。思想不能总是像穿着长衫的古人,不能总是写雨巷里丁香一样的姑娘;第三,大量的投机写作会制约诗歌写作的提升,对事物内部的发展有瞬间的感受和哲学性思考;第四,四季歌只能用来记录生活;第五,不要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诗,感情要节制,诗要有骨感,立得住,站得稳。然后他对“珍珠泉”几个诗友的诗歌文本进行分析,指出不足,提出未来的创作方向。我认真聆听,时时反省。很多时候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试着改变又感到无能为力,偶尔也会迷茫。我也常常去想,我写某一首诗,它的内核是什么?我有没有用第三只眼去发现事物的本真?我有没有驾驭一个主题的能力?那些转瞬即逝的流星有没有在我心上划下斑斓的一笔?我无从回答。读了那么多诗,写了那么多诗,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代诗坛上,我把自己走丢了。

李云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些诗歌文本和一些关于诗论的书籍。这些书有的我拥有,但始终没有耐心去读,有的我不曾拥有,又不知是否有耐心去读。从今往后……我应该去读一些诗歌理论,从今往后……可是,我能说服我自己吗?我还是不能回答。

下午针对“新乡愁诗人游子雪松诗歌研究会”成立一事进行探讨。来自外省的几位嘉宾热情而中肯地表达自己的建议。他们对诗人游子雪松作品的肯定,对成立诗歌研究会的意义与价值的肯定,对寿县文学的扶持让“珍珠泉”同仁感动且对未来充满期待。

《星星》诗刊的李自国老师还为寿县写了一则广告词:要长寿,就到寿县来写诗。有游子雪松在为诗歌招*。诗人李不嫁说,纪念游子雪松,就是纪念我们自己,纪念我们这个特殊的年代。诗人马启代说,从出生之日起,我们离故乡就越来越远,永远回不去了。每个人都是游子,每个人灵*里都藏着乡愁。寿州高峰被推选为游子雪松研究会会长,他的总结让很多诗友潸然泪下,一半为诗人游子雪松,为逝去的生命,一半为诗歌,为我们自己。

感谢此次活动主办方安徽润琪文创公司,感谢《珍珠泉》总编陈伟(牧村)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在依山傍水的太平湖畔说说乡愁,谈谈文学。感谢润琪文创的付出。他说:我愿意做一只鸡,为了诗歌拔光身上所有的毛,哪怕穷困潦倒。没有惊天地泣*神的豪言壮语,简简单单一句话,一句诙谐幽默的话,便已道出他对文学的担当与情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xgls/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