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经常被各种信息洗脑,周围的人在“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的带动下连说话都那么有特色,动不动就是认知升级,终生学习,其实我不是反对认知和学习,只是觉得这种洗脑模式有些让人受不了。

提到认知升级,我是比较认同的,同样的东西随着认知的不同,你看到的功能就有很大的区别。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西游记》,大家熟悉吧,金箍棒在遇见孙悟空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它能大能小,能降妖除魔,只知道拿它当定海神针。

但是,就是这么一条在龙王眼中只能顶住海的硕大无比的巨棍,到了孙悟空手里既能藏在耳朵里也能开山劈石,最主要的是还能拿起来大战十万天兵天将。棍子还是那根棍子,但是龙王和孙悟空认知能力导致他们看到就是不同的东西。

为什么提到认知的问题,因为今天的故事就是关于两个国君对于人才认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魏惠王和齐威王。

魏惠王是魏文侯(小故事(2-3))的孙子,自从“三家分晋”以后,魏文侯成为魏国的 任国君。

在魏文侯执*期间,他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

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一支精锐的*队。当时,魏国*队叫魏武卒,这是一只经过精心挑选,严格训练的*队,魏武卒身披重甲且带三天的粮食还能保持急速行*状态,它在战国初期是一只让人闻风丧胆的劲旅。

魏文侯就是靠着这种*队一跃成为战国的 个霸主。

此后,魏国又经历魏武侯的治理,整个国力蒸蒸日上。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等到魏惠王这一代时,国家开始出现了没落的迹象。

最主要一点就是魏惠王对国家治理不怎么上心了,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了,对人才的渴求也不这么迫切了。

魏惠王与齐威王比宝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有一次,齐威王、魏惠王在效野约会狩猎。

魏惠王问:“齐国有什么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

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小,尚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以齐国之大,难道能没有宝贝?”。

齐威王说:“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样。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

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盼子,使他守高唐,赵国人怕得不敢向东到*河边来打渔。

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令他守徐州,燕国人在北门、赵国人在西门望空礼拜求福,相随来投奔的多达七千余家。

我的大臣中有位种首,让他防备盗贼,便出现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

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

魏惠王听了面色十分惭愧。认知的不同导致两人对宝物的看法完全不同。

其实我一直坚信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离开人才谈强国那就是瞎扯淡。

魏惠王现在眼中只有大珍珠说明魏国没落的端倪已经出现。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治疗
卡泊三醇软膏激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xgls/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