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首洗脑神曲,只要这三步澎湃在线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苏坡爱豆的笑容,都没你的甜,八月正午的阳光,都没你耀眼”“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看到这几句歌词,你是不是已经唱了起来? 一遍会哼,两遍会唱,三遍开始自动循环……这类在网上大火的神曲,总有一种魔力,我们似乎都无法阻止它们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然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它们如何走红,为什么会成为现象级的神曲,它们又是如何给我们“洗脑”的?我们盘点了近年来百余首神曲,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没有翻唱和恶搞,不能算是神曲 互联网从不缺神曲,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几首流行歌迅速走红,成为全国网友的接头暗号。 不同于更早些年的彩铃热歌,如今这些在网络中火爆的神曲,例如《热爱C的你》《蜜雪冰城主题曲》等,它们传播更加迅速,覆盖面也更为广泛。 我们从各音乐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选取了首近几年大火的歌曲作为“神曲清单”,并以在B站相关视频的播放量为基准,排出了20首热度最高的神曲。 从类型来看,这20首神曲,情歌、Rap、古风遍地开花。 《少年》排在第一,这首歌靠着一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红遍大江南北。排在榜单前列的,还有《芒种》《成都》,以及让你“左手画个龙,右手画一道彩虹”的《野狼disco》等歌曲。 几年前的《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是神曲界的常青树,而《热爱C的你》和《蜜雪冰城主题曲》等则是今年才火爆起来的神曲。 上榜的这些神曲,大部分都来自你没听过的网络歌手,只看人名,你也不知道他唱了哪一首。 如果一首流行歌,没有出现在你刷的各类视频中,那它肯定不能算是“神曲”。要问神曲如何走红?背后少不了一众网友的二次创造。 以造梗圣地B站为例,神曲相关视频传播常见的形式有翻唱、恶搞、片段混剪。这其中,与明星结合的二次创造,简直就是流量密码。 在B站,就没有洛天依没有“翻唱”过的神曲,除此之外,冯提莫、凤凰传奇、周深等都是常驻嘉宾。 如果说cp界的天花板是*,那么神曲翻唱界的天花板必然是腾格尔。 四年前,腾格尔版《隐形的翅膀》迅速出圈,从此,他甩掉了老艺术家的包袱,在翻唱路上越走越远。《芒种》《卡路里》《学猫叫》……都成了他在《天堂》之外的“代表作”。 当他粗犷的硬汉形象、颤抖的声音、“烫嘴”的演唱风格配上一些甜美可爱的歌曲时,形成的反差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各种造梗、翻唱、改编的背后是全民参与式的二次创作和传播:神曲已不仅仅是歌曲,它成了自媒体人的创作素材,成了网友们的社交暗号。 你看着视频一边“哈哈哈哈哈”,收获了快乐的同时,视频也收获了流量,而神曲就在这样一次次传播中越来越火。 洗脑秘诀:第一要义是重复 说到这些神曲,作为听众最大的感受恐怕便是“上头”。只要听个两三遍,歌曲就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些歌如果不是有这般的魔力,也不能引起现象级地传播。 对样本神曲的歌词和旋律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了神曲洗脑的关键在于——重复。 我们统计了样本歌曲中最热的50首歌词总字数,去除其中重复的字眼,发现它们的平均歌词重复率高达85%。最高的《蜜雪冰城主题曲》达到了98%,最低的《沙漠骆驼》也有近60%。 以《蜜雪冰城主题曲》为例,全歌几乎就一句歌词“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记不住歌词了。 除去歌词,神曲在节奏方面也贯彻了重复原则。热度Top20的神曲中,有45%的主要节奏都重复了10次以上。 其中《卡路里》的主要节奏重复次数高达36。“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紧锣密鼓的节奏一边重复一边攀升,然后短暂留白,安静一两秒之后注入灵*的一句“燃烧我的卡路里”,精准击中了听众情绪上升的高点。 南加州大学的一项科学研究曾指出,节奏的大量重复会提高一首歌的“认知流畅性“[1],我们不需耗费太多精力去记忆每一句是怎么唱的,前一句唱起,后一句就能自然地跟上,由此也不难解释神曲那令人欲罢不能的魔力了。 但节奏的重复还不足以完全说明神曲为什么能广泛流传,和弦的使用也是其中的秘诀之一。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首歌唱着唱着就能无缝衔接到另一首歌,这是因为这些歌使用了同一种和弦,和弦可以理解为一系列不同音高的音的组合。 在流行音乐中,一些固定的组合其实被很多歌曲用到过,但这种旋律的同质化在神曲中更为严重。我们对首神曲的和弦进行了统计,发现它们主要用到了3种和弦类型。 万能和弦占比30%,被用到最多,所谓的万能和弦,其实是指“”和“”和弦与其变化,网综《明日之子》中,华晨宇点评选手时就曾数次提到“”。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四季予你》《往后余生》……这些歌曲则都采用了万能和弦。 让我们再看看卡农,它和谐舒缓的特征使各种风格的歌曲都能与之搭配。在我们的统计中,约四分之一的神曲都采用了卡农和弦,横跨了以《沙漠骆驼》为代表的硬汉风,以《追光者》为代表的甜美风,以《体面》为代表的的苦情风。 和弦本身无好坏之分,例如在这些神曲中也很常见的和弦,也曾被多首经典流行歌用过,比如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张惠妹的《听海》、周杰伦的《安静》等,但因为节拍、调式、主旋律乃至乐器音色等原因,它们都各有风格。 和弦若用得合适、巧妙,可以和歌曲互相成就,若只是无脑套用,便会让歌曲烂大街了。 短视频时代,1首歌只有15秒 过去,人们听歌主要通过广播、唱片和音乐类APP等,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歌曲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然后突破圈层,一跃成为人人皆知的神曲。 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73亿,人均单日使用短视频应用的时长为2小时[2]。当短视频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消遣方式之后,短视频应用开始逐渐抢占各大音乐APP的话语权。 据Fastdata极数发布的《年中国在线音乐报告》,短视频已成为音乐平台之外第二重要的音乐作品推广形式。 一首歌要火,必须有一段旋律或歌词能留下记忆点让大众传播,这在短视频崛起之前也是如此。但如今,这个要求变得更高了,一首歌能否抓住受众的机会只剩下15秒。 在15秒的短视频里,表达“喜欢”与“不喜欢”变成了一件极简单和机械的事情。喜欢,停下来多看一会儿;不喜欢,上滑,再上滑……我们不再有耐心认真听完一首歌,我们留给一首歌的时间只有15秒。 在15秒内要吸引住人,能不能快速调动受众情绪,引发大家的共鸣是关键。如今,神曲制造早已有了一套生产模板进行批量化产出。 此前,刺猬公社曾采访过一家音乐公司的负责人,他曾表示,抓取网易云热评来寻找用户同理心,是他们创造歌词的主要方式[3]。 我们在样本中选取了最热门的50首歌曲,对其B站弹幕和网易云音乐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高考、朋友、女孩、故事、表白、男孩……这些听起来就朝气蓬勃、充满青春回忆的词语被提及最多。 例如,年全网热门的《少年》正是抓住了受众甚至时代情绪,怀旧、梦想、青春……每个人都能通过这首歌看到自己的影子,助推着这首歌由热转爆。 短视频平台残酷的推荐机制和巨大的内容需求,提高了对歌曲数量的需求,这要求歌曲的生产速度必须快。 只要掌握了歌词、旋律、情绪点等方法,神曲批量化生产并非难事,对专门为短视频定制歌曲的公司来说,他们可以每周根据热点产出和上线歌曲数十至上百首[4]。 传统唱片工业时代,一张10余首歌的专辑动辄需要一两年打磨。而如今,一首首“神曲”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它们快速走红,又被快速取代。 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本身的细节和层次变得不那么重要,毕竟大部分情况下,够俗、够顺、够洗脑,歌才能活下来,也才能火起来。 参考文献: [1]Byron,T.P.,Fowles,L.C.().Repetitionandrecencyincreasesinvoluntarymusicalimageryofpreviouslyunfamiliarsongs.PsychologyofMusic,43(3),-. [2]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3]周矗.,徐琨.()“洗脑神曲”流水线:一首歌几小时制作上线,身价上千万.刺猬公社.Retrieved2September,from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xgls/12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独家残酷存活率不足2048万家奶茶店
- 下一篇文章: 无糖奶茶可放心喝戒不掉奶茶真不怪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