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们晚上好,我是意公子。

如今,我们天天都被各种美妆号轰炸,什么种草、拔草,生活都变成一望无际的草场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化妆呢?

为什么“美白”看起来这么必要,红唇就天然这么吸引人,涂了眼线和没涂完全是两个人?

化妆品本身可不会告诉我们。

而我在这本《彩妆传奇》里找到了非常详细的答案。

这本《彩妆传奇》是由兰蔻、香奈儿、资生堂的御用化妆大师丽莎·埃尔德里奇所著,从古到今所有的美妆故事都在这里。

它从人类的色彩学历史,讲到化妆品牌故事,从西洋人物油画里的妆容秘密,讲到电影明星的化妆包......

▲兰蔻的古典设计风,你喜欢吗?

▲美宝莲史上的 睫毛膏Lash-Brow-Ine,是个老古董了

▲女人的化妆包,一打开就是一个小世界

它说,对红色的喜爱其实开始于远古先民们使用红赭石画图腾;

它说,白色对人的吸引力有多大?伊丽莎白女王曾为了美白差点连命都搭进去。

人类为了这张脸,做了多少努力。

我今天就讲一个书里的故事,给大家感受下。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她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长达45年之久。

而且为了在各个强国之间平衡、斡旋,她终身不嫁,因此国民称她为“童贞女王”。

我想,伊丽莎白被称为“童贞女王”,除了她一生未嫁之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的容颜。

但是我们看到的画中的白,并非女王真容。

据说伊丽莎白的麻麻,有着橄榄色一样的皮肤。

伴随着麻麻的遗传,伊丽莎白一世的皮肤,史载仅两字:“黢黑”。

那我们在画中看到的白是怎么回事?

因为伊丽莎白一世采用了一种效果极其显著的美白化妆品。

看看书中提到的几种稀奇古怪的美白法子,伊丽莎白究竟采用了哪一种呢?

1鳄鱼粪

关键词:气味鲜香、色香味俱全

缺点:实在是恶心...

▲鳄鱼粪化石

按古人的解释,陆生鳄鱼以草本植物和鲜花为生,所以它的肠道散发出“令人愉悦的芳香”,其粪便可以用来制作美白化妆品。

不过这种美白方法来自古罗马,而且实在太过膈应,跟高高在上的英国女王还是有些搭不上边的。

2水蛭

关键词:方法简单,一秒见效

缺点:需要放血,维持时间短

人类为了美白,也真是拼了。

据说一些女性准备参加宴会之前,会要求她们的内科医生在自己两只耳朵后各放上一条水蛭,吸走脸部部分血液,这样脸上没有血色,就可以获得 的苍白面容。

这个做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很流行,而且只要你有钱,就能让医生给你做,效果很好,但缺点在于维持美白的时间不长,只能临时用。

3珍珠粉

关键词:内服外抹,健康管用

缺点:制作过程复杂,需要长期坚持

就是用珍珠研磨的粉。武则天定期内服+涂抹珍珠粉,到65岁登基的时候,皮肤依然“像年轻女性那样容光焕发”。

这简直是最正常的美白方式了,但是它的坏处就是要综合各种美白方法、长期坚持。

4铅白

关键词:简单易得,容易上手,一秒见效

缺点:有*,白得像僵尸

风靡欧亚的头号化妆品,就像粉末一样,需要时抹一抹即可。

铅的分布范围最广、又容易获取,在雅典附近的矿区,光是在采银的过程中,就会顺手得到堆成山的铅白颜料。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抹起来又方便,亲测有效,女王用的就是铅白。

但其他女性用铅白上妆后的效果,却不是这样的:

▲中国也不例外,画中的唐代女子就是用了铅白敷面

画里面的女性都没有像女王那样苍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女王用的是铅白中的铅白 ——威尼斯白粉。

当时世界的时尚中心还不在巴黎,而是在威尼斯。

有钱有光环的威尼斯贵族们,几乎是夜夜笙歌、糜烂狂欢,第二天免不得有黑眼圈和暗沉发*的肌肤,于是贵妇们对铅白的需求非常高。

▲贵族的奢靡晚宴

长此以往,威尼斯就成了一个“因浓妆艳抹的女性和质量 的铅白而闻名”的城市。

而由它生产的“质量 ”的铅白,其实就是浓度 、美白效果最明显的威尼斯白粉。

我们都造,铅是有*的。小时候麻麻不让我们吃铅笔,就是这个道理。

用铅白,就已经有点冒着风险了。更何况是浓度 的威尼斯白粉。

而且女王还涂的很厚,上妆效果请参考日本艺伎:

由于长期敷威尼斯白粉,伊丽莎白一世的皮肤渐渐变得发灰、枯槁。

有人说,女王的脸,就像被抽干了水的瘪水果。

后来女王铅中*越来越深,皮肤越来越差,于是她就越来越需要遮掩、变本加厉地敷铅。

好好一个人,就这么掉进恶性循环里了。

▲没眉毛、两颊凹陷、脸色苍白,这模样跟现在的网红脸倒是有点像

后来,连女王的国务大臣也默默来了一刀:“一直以来,没有~画匠能画出咱们女王的美貌,直到出现了一个聪明的~~画匠。”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画,也并没有很漂亮。

可是为什么尽管如此,女王还这么义无反顾,哪怕搭上身家性命,也一定要变白呢?

因为比起白会要人命,她们更怕“黑”。

我们都知道一白遮百丑,但白等于美这个认知,是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所有人的共识。

比如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在彼此不知晓对方存在的时候,国民就都不约而同地用含铅化妆品来美白了。

那人类是怎么达成这个共识的呢?

从原始时代开始,人们就发现无论是哪种肤色,通常女性的肤色都会比男性浅,长此以往就给人一种印象,女性就该白一些。

书中还提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进化心理学家发现,在首次分娩后,“青春少女的肤色将被永远地改变”。

白色,似乎就是年轻女性的专属,就像人们在发现自己的皮肤越来越暗沉时,总是会感慨一句,哎,我老了。

因此对古人来说,白色就是女性生育能力和青春靓丽的象征。

从另一方面来说,地位高的人不需要辛苦劳作、受日晒雨淋,长期呆在室内优渥的环境中,他们的皮肤自然是雪白漂亮的。

白色,也象征着有钱、有权。

在伊丽莎白的故事里,美妆看似是个人喜好,但其实承载了太多文化烙印。

这种烙印仿佛被植入了我们的集体记忆之中,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还打着这样的口号:不美白,毋宁死。

但不同的是,当别人还在纠结熊果酸还是维C美白效果好一点的时候,你能明白,其实所有这一切,最初都是被一种潜意识、一种文化基因牵引着往前走的。

想了解更多美妆背后的传奇故事,就动动手指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xgls/1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