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众所周知,20世纪名叫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革命家说过:“只要目的得当,尽可不择手段。”讽刺的是,这句话和美国共和党那帮极其虔诚的基督徒心目中最爱的哲学家的观点相去不远。此人便是约翰·密尔。密尔等功利主义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效果论”的伦理学:某一行为正当与否仅由其结果决定。

下面这则故事里的主人公显然就是个功利主义者:

奥卡拉罕夫人请肖像画家在自己肖像的两只手腕上各画上一只金手镯,脖子上画串珍珠项链,耳朵上画对红宝石耳环,头上再画个王冠一样的钻石头饰。

画家指出这无异于撒谎。

奥卡拉罕夫人说:“听着,我丈夫正和一个金发小妞在外面逍遥快活。我希望在我死后,她会发了疯似地寻找这些珠宝。”

这种由结果带来的正当性大概只能用来宽恕某些较为严肃的事了,只要这些事的结果看上去足够“好”就行。

守寡的布莱福特夫人在乡村俱乐部的游泳池畔闲逛,突然看到一个帅哥在晒日光浴。于是,她便走上前搭讪:“嗯,我以前好像没在这里见过你。”

男子回答:“应该是没见过。我被关了30年,刚出狱。”

“真的?那你为什么坐牢?”

“我把我老婆杀了。”

布莱福特夫人说:“啊!那你现在是单身咯!”

彼得·辛格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功利主义者。他经常拿我们都觉得会产生可怕结果的决定,与看似更善良、但他认为在伦理上相差无几的决定进行类比。他曾在一篇论文中假设了一种情况,把一个弃儿卖给器官移植公司,再拿挣到的钱去买一台新电视。人人都会觉得这件事泯灭人性。但辛格接着表示,无论何时,买一台新电视而不捐款给保护弃儿的慈善机构,本质上和把弃儿卖给器官移植公司没什么两样。他这么说是不是让你很反感?这就是一种将戏剧性特例和一般道德观念相提并论的类比论证。下面这则经典笑话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男:如果我给你万美元,你愿意跟我共度良宵吗?

女:万?哇哦!我觉得我会同意的。

男:如果只给你2美元呢?

女:滚!你当我是什么人了?

男:你是什么人我已经很清楚了,只是价钱还没谈拢罢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pzff/1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