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级知识什么样辨别自己买的澳白珍珠品
本篇可应用于其他品种珍珠的初步鉴别 品质好的澳白可以从珠子的光泽、圆度、瑕疵、颜色、珠层厚度(如果是串链还需考虑匹配度)做初步的简单判断。 所谓“珠光宝气”,光泽是珍珠的灵魂。无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灵气。看光,应该将珍珠平放在洁白的软布上,能看到珍珠流溢出的温润的光泽;而迎着光线看,好的珍珠可以看到发出七彩的虹光,层次丰富,还可以看到类似金属质感的球面,甚至可以映照出人的瞳孔。 基本上的客户都会要“强光”“极光”“极强光”“特选”,但其实大部分的客户对珍珠光泽的强弱是没有准确的概念和区分方法的。 关于外行如何看珍珠的光泽强弱,我做一个自己的概括: 最简单的背光源环境:房间内关上灯,拉开窗帘,将珍珠放在眼前平视。 强光:人脸及五官轮廓清晰可见。 中光:人脸轮廓可见、五官模糊可见。 弱光:人脸轮廓模糊可见 除了看反光清晰度之外,第二种方法就是看光源在珍珠上的光斑边缘是否清晰。 光斑边缘越锐利,光泽则越好,边缘越模糊,光泽越弱 “一分圆一分钱”,“珠圆玉润”,珍珠越圆越美,这一点倒是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精圆的珍珠,显现出如圆月的美感。一般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圆度来了。 但大家都清楚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所以大家按自己喜好来就行,有些造型好的巴洛克甚至比正圆的还要贵 表面痘、斑、印、坑、点越少越好,一般在0.5米远外看不到瑕疵为可以接受的标准。珍珠的孕育过程人为无法控制,所以光洁无瑕的珍珠非常稀有。 珍珠的颜色是根据三个参数:“体色”、“伴色”、和“珠光”而决定的。 而在评估珍珠时,“体色”和“伴色”是在一起分级的,“珠光”则是另外分开来分级的。对于澳白来讲,澳白的话,银蓝冷色调或白透粉最好。 珠层厚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 原因无非:无法判断珍珠珠层厚度,除非去专业的鉴定机构鉴定特意检测(像国检50一份的鉴定证书也都是不含检测珠层厚度的) 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具体珠层厚度,但珠层薄的还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出,从而避坑。 人工养殖的有核珍珠的核,都是由贝壳磨成圆形,因此在珠核上都会有贝壳本身的条纹纹理 能在珍珠表面看到珍珠内部条纹的珍珠,一定是珠层特别薄的。 除了条纹之外,还有在转动珍珠,隐约能看到珠核的,也是珠层薄的珍珠 或者珍珠外观暗淡,白垩状,则可以认为珍珠层是稀薄的。这会影响珍珠的光泽和耐用性。 (手机放大也拍不出来···但肉眼定睛是可以分辨的,大家可以试试) 就是配对珍珠的一致性。这一点特指成对的珍珠饰品和成串的珠链。每一颗珍珠都是独一无二的唯一,想找到两粒或多粒一致的非常不容易。尽量挑选光泽、大小、颜色、圆度上述近似的珍珠,搭配成对。 总结: 在购买珍珠的时候,第一考虑光泽,光泽永远是最重要的,珠光是珍珠的灵魂。其次是颜色和圆度,最后需要考虑的才是瑕疵,因为佩戴到身上后,社交距离瑕疵都能忽略,不会有人凑到你的面前来看你的珍珠的 另外: 这些干货只是适合初步筛选,或者说是增加自己的相关知识点,这样面对购买来的珍珠,自己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要求商家寄相关商品的国检鉴定证书,记住!!!是国检!!!地方性的小鉴定证书是非常有争议性的(应该明白其中的意思吧?),但国检还是很靠谱的,至少不会胡乱检测。 这一篇真的是冒着风险给大揭露这个珍珠的行业辨别知识,大家觉得学到了什么的话,点赞收藏分享~让更多朋友可以看到这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pzff/16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璀璨之选,黛米珠宝澳白珍珠品质卓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