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敦煌壁画里的这些人,咋这么黑
你好呀!我是朵朵~ 全球规模 的敦煌艺术大展 终于来到北京了 你去看了吗 我还准备了参观攻略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 .8.30-.2.28 80-元 这次展览的特别之处 就是8个复制窟、余件展品 可以让你身临其境 复制窟 但也有不少画面令人疑惑 你? 为什么? 这么黑? 难道是刚刚经历了火热的三伏天? 敦煌壁画很精彩 但和孩子怎么欣赏? 这一篇文章 咱们一起通过拆解经典 了解敦煌的色彩和艺术风格 还有背后的历史知识~ 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 1 藏在石窟里的艺术 无论是敦煌壁画还是雕塑 它们都是绘制在石窟里的 一开始,石窟是僧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后来呢,大部分石窟转变成 专门进行佛教活动的场所 《九层楼》常书鸿 你可能会问: 后来的僧人去哪里生活了呢? 其实,在我们国家 石窟附近一般都是有寺院的 莫高窟北区也有当时留下来的生活区 2 敦煌石窟群 敦煌石窟 并不是指一个石窟群 它包括 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的榆林窟 东千佛洞、肃北县五个庙石窟群 如果以后你听到榆林窟某某窟的时候 不要诧异 它们都属于敦煌石窟群 3 “敦煌石窟不是一天建成的” 始创于公元4世纪 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魏 北周、隋唐、五代等朝代 延续了年左右 4 传统五色 我们今天看敦煌壁画 常常感叹: “哇!内容好丰富!” “颜色好鲜艳!” 这里有一个小知识点 我们绘画特有的配色方式 建立在“五行学”基础上 被称为:五色配色体系 黑色、白色、*色、红色、青色 讲敦煌,为啥讲五色呢? 那是因为佛教刚传入中国 敦煌壁画主要绘制外传进来的宗教题材 但色彩却运用了传统绘画的“五色” 尽管每种颜色也衍生出很多其它色彩 但这种基本体系一直沿用了千年 带着这些小概念 我们通过3个典型时期的壁画 看看敦煌 是怎么「变」的 莫高窟第窟 是现存最早的洞窟之一 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时代 南方,是相对统一的东晋 而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 先后在不同区域建立过16个 比较大的*权 北凉—— 就是16*权之一 我们都知道 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 经过中亚传入到中国 这时的石窟艺术就有 很强的中亚地区风格 与我们传统绘画 的不同就是 立体感 来,请看这张图 ↓ ↓ 什么?你说不立体? 不仅不立体 你说这些黑色圈圈都是啥? 难道是……腹肌神器? 我来告诉你~ 这些圈,本来不是黑色 是颜色比较深的肉色 因为颜料中含有铅的化合物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与氧气产生反应变成黑色了 比如咱们看这个肚子上的圈圈 为了画圆圆、凸起的肚子 画师在比较深的肉色里面 加一圈浅肉色 再加一圈更浅肉色 一圈一圈 到了圆中心就是最亮的地方 这样整个圆看上去就立体了 肚子也就鼓起来了 这就是中亚的立体画法 也叫“凹凸法” 当代人的临摹作品 脸部以及裙子部分 就运用了“凹凸法” ↓ 除了这种肉色 壁画的背景是大面积土红色 人物服装有青绿、土*色搭配 颜色比较朴素 整个画面透露出温暖的感觉 这就是北凉时期壁画的特色 经历了十六国的长期分裂 在公元年 鲜卑族统一了北方 并且开始全面学习汉文化 所以石窟艺术受到汉文化中 “秀骨清像”“褒衣博带” 的艺术风格影响 这几个词啥意思? 看看这个时期的人物,你就明白啦! ↓ 莫高窟窟局部 比例修长、身材苗条 眉眼清秀、动作灵活、轻盈 衣裙飞扬,就像神仙一样 来看其中一位飞天 灵活的手指透露出娴熟的演奏技巧 看到这个小局部 不知道你有没有被画面中鲜亮蓝色吸引 这个颜色来自于青金石 当时中国还没有发现这种矿产资源 世界上只有阿富汗等几个国家出产青金石 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蓝颜色也是青金石矿石磨制出来的 这也说明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 当时就可以买到如此贵重的矿石做颜料了 我们再从莫高窟窟 看一下这个时期的颜色 整体看上去 已经不是北凉时期那种暖暖的色调了 而是以白色为背景 多使用石青、石绿等颜色塑造形象 到了隋唐时期 开凿石窟达到了鼎盛 这种鼎盛除了体现在数量上 (现存多个唐代石窟) 也体现在了绘画技巧和工艺等各个方面 人物的姿态、神情 都更加生动、细致了 色彩上也更加大胆 把石青、石绿、红色、*色、白色、黑色 糅合在一起 组合成丰富绚丽、精致鲜艳的画面 「乐队的夏天莫高窟版」 ↓ 莫高窟窟 咱们来看看 莫高窟的一个乐队 画面中一人打拍板 一人吹横笛 一人吹笙 三人全神贯注 沉浸在旋律美妙的乐曲境界中 最右边吹笙乐师 还翘起的大母脚趾 正合着音乐节奏轻轻敲打 这个小细节是不是超生动呢? 这么多美丽的色彩 来自哪里呢? 其实,也是来自不同的矿石 经过筛选、粉碎、除铁 再让这些颜料在清水中沉淀 深浅不同颜色会出现不同的沉淀层 把同一个沉淀层的颜料过滤 放在一起就是一个颜色了 图片来源:庐江草堂 上色时加入水、动物胶 就可以把这些颜色牢固的附着在墙壁上了 这些矿石色大部分时候 都非常耐光、不怕酸碱腐蚀 所以,我们才能在千年之后 依然看到敦煌壁画沉稳、艳丽的色彩呢! 对了,在敦煌壁画中 你会看到一些“怪怪的地方” 石绿色的马、朱红色的力士 雪白的菩萨、半红半绿的两面明王 …… 与西方绘画追求真实色彩不同 敦煌壁画色彩运用“更加主观” 包含古人含蓄、寓意、浪漫、象征的绘画手法 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精神世界 自由洋溢在色彩之间 我们小结一下: 1、五色配色体系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们国家已经有了绘画,并且形成特有的五色配色体系。在佛教传入后,敦煌壁画的色彩完全借鉴了这种配色体系。 2、凹凸法 现存最早的北凉石窟,壁画中的人物受到中亚的“凹凸法”影响,表现立体感,只是因为颜色氧化变黑,呈现出一种特别的面貌。 3、“秀骨清像”“褒衣博带” 壁画也是历史的镜子,北魏时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壁画中出现了中原“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艺术风格,立体感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更加追求平面的装饰性。 4、隋唐鼎盛 到了隋唐的时期,国家的统一,丝绸之路上经济贸易繁荣发展,思想包容开放,壁画也受到影响,颜色更加绚丽,人物形象多样而生动,壁画艺术达到鼎盛阶段。 5、矿石色彩 多年过去了,敦煌壁画中的大部分色彩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这些颜色从矿石中提炼出来,不怕光照,耐酸碱腐蚀。 敦煌壁画历经千年的色彩背后 藏着太多的历史和艺术信息 时代的*治、文化、思想意识 都能在这些留存下的壁画中 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每个人都能在一方壁画中 找到打动自己的那个画面 原标题:《“妈妈,敦煌壁画里的这些人,咋晒的这么黑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gxzy/11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威海运都海识澳大利亚鱼类
- 下一篇文章: 如何使植物的根系更发达粗壮这些事情你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