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来的两个游戏榜:Steam畅销周榜和英国实体游戏销量榜,颇受争议的《战地》和《宝可梦晶灿钻石/明亮珍珠》分别占据两榜榜首且在榜内各占三个名额,可谓是销售势头强劲,与网上主流的吐槽嘲讽倒相映成趣。笔者作为《宝可梦》“真香”用户,以自身以及与其他玩友的交流,来聊聊这种边骂边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别人负责骂,我负责买

在这个直播已经全面普及的年代,有不少用户通过视频和其他渠道获取信息后参与到评论中,往往会将其中一种观点放得很大;而一些打算买的声音则被淹没,有的玩家甚至忌惮网上的主流言论而压根不提自己想买或已经买。这便造成一些热门游戏发售前讨论者与实际购买者之间的某种割裂。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宝可梦晶灿钻石/明亮珍珠》的适用度不是很高——毕竟游戏公布之初就已经让粉丝大跌眼镜,而备受吐槽的二头身风格到游戏发售也没变,用户也都对其有了了解。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多的粉丝在如潮的网络嘲讽中选择默默支持。

二、骂归骂、买归买

这应该是《战地》和《宝可梦晶灿钻石/明亮珍珠》热销的一大重要原因,因为很多粉丝的骂和买的行为其实是不矛盾的:不达到我的预期甚至BUG满天飞当然要骂,但该买还是要买,毕竟期待这么多年了。

事实上大多数游戏玩家对于厂商都很宽容,只要不是Konami那种任凭IP持续半死不活地自然降温、最终彻底爆雷成为大众笑柄,很多玩家其实还是会选择骂完了买——不是别的,而是以前这个系列真的给自己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游戏体验,期待这么久说不买就不买,自己心里这道坎很难过去。

三、原作的底子在那

很多《宝可梦》粉丝骂了大半年后最终还是入了《晶灿钻石/明亮珍珠》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清楚原作《钻石/珍珠》的素质够高,因此重制版即便破天荒地采用二头身,但因为想通过NS重温下难忘的神奥之旅,便也入了。

有些老玩家干脆用NDS原版来重温,但对于更多老玩家与新玩家而言,NDS早已是历史,更何况原版连官方中文也没有,与其忍着15年前掌机画面且没有官方中文的原版,还不如玩二头身重制版,起码画面是本世代的。

四、老玩家补票、新玩家入坑

年《钻石/珍珠》发售时,不少玩家尚未具备买得起正版的经济实力,而通过烧录卡、模拟器这些方式留下了难忘的游戏体验。15年后,当熟悉的冒险可以重启,当年因为经济原因未能支持正版的玩家,便通过对重制版正版的支持来给当年难忘的神奥之旅补票。毕竟购买正版新作是对厂商 的支持。

此外还有不少新玩家慕名而来,正好赶上这个有原作素质做保证的重制版入坑——和前面说的老玩家买重制版的原因一样,本世代画面的二头身重制版,与15年前掌机画面且无官方中文的原版之间,新玩家无疑会选择重制版。

五、期待值拉到了足够低

笔者在看完《晶灿钻石/明亮珍珠》首次公布的预告片后,瞬间就把期待度拉到了底,期间甚至因为游戏的预定量始终居高而生气过。

把大家阈值成功拉低的宣传片

不过在发售前的宣传片中,发现3D建模精细不少,光影也还不错,而这样效果下的二头身娃娃角色也还是挺可爱的(赤日除外)。有一位预购玩家坦言是被二头身小光和白菜姐姐给萌到了。

还有不少老玩家是因为音乐而破防。尤其是经历过泄露版的DS原版音质后又流出REMIX后的熟悉乐曲,熟悉音乐勾起的回忆,以及巨大强烈的反差,让很多粉丝瞬间破防(笔者就很没出息地在此环节破防)。

六、玩了可能闹心,但不买 烧心

这点相信是相当多明明游戏与心目中所期待的尚有差距、但仍然买入的玩家的普遍心路历程:生气、愤怒、不买……但游戏也不是没有亮点,有些还很吸引人,然而为这些亮点去花多元值么……别人都在玩了在讨论了,自己被勾得心痒难耐,自问真的就差这个多元吗……最终买了。

买了玩了可能不满意;但如果不买,那种心痒难耐会一直让人难受,直到撩拨得自己花了钱亲身体验才算完。所以别管是出于什么心理,当发现自己开始破防、开始心痒难耐时,不差这多元就出手吧——哪怕花钱买心里舒服,就算买了不玩,这年头有几款买了不玩的游戏也挺正常的。

往期精彩回顾

15年过去了,还记得PS3中的这三个黑科技吗?

一则广告,让不少日本宝可梦玩家破防

动视暴雪股价暴跌15%,到底出了啥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gxzy/1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