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初刻拍案惊奇》 篇开头就提到了古代多为诗人提出事皆前定,命不由己的思想,说的是非常夸张。上面说就算是个傻子,只要他有福气,即使文采不行,也能考好;即使武艺不强,也能够被人。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

于是引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一,文若虚卖洞庭红发财

话说国朝成化年间,有一个苏州人,叫做文若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学东西很快。但是后来家道中落,于是他寻思着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些生意。

他听说京城的字画好卖,于是临摹了名家的字画去北京,没有想到正赶上那一年气候不好,夏天不热,秋天又来得早,好不容易有人想要买一把,他拿出扇子一看,发现因为气候的原因,所以扇子上的墨水都粘在了一起。剩下的都是没有字的白扇,那些白扇是没有坏,可是能够值几个钱呢?

于是他将就着把白扇卖了,做盘缠回家,本钱全都花光了。他做生意,不但自己亏本,还搭他的伙伴也亏本了。于是呢,大家都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倒运汉。

没有几年,他就把家败得干干净净,连妻子也没有娶。

一天有几个做海运的邻居回来,于是他就想和他们一起去航海,看看海外的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况且他们肯定是不会亏待我的,省得天天在家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这个航海的老大叫做张乘运,别人都叫他张大。他专门是做海外生意的,眼里认得奇珍异宝,然后又非常的爽快,肯扶持好人。于是乡里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张识货。

文若虚见了他,就把他自己的意图跟这个张大说了。

张大听了之后非常开心,他说:好好,我们在海船里不耐烦寂寞,如果你可以去的话,在船里说说笑笑,我想兄弟们都会很欢迎你的。

恰好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命先生,文若虚伸手从袋子里面摸了一个钱,问问财气。

算命先生说,此钱非凡有百十分财气,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文若虚暗自想到,我只是去海外玩一玩,混混日子,哪里是做什么生意呀,怎么可能会有钱呢?

张大叫他别理算命的先生,他说:如果让他们给你一些钱的话,没有一个会帮忙,他们只会说些你爱听的话。现在我和我两个好的兄弟拼凑了一两银子,在这里也办不成什么货物,让你买一些果子在船里吃吧。

过了一会儿,张大去看文若虚买了什么东西,只见篮子里面装的是一个个红如火,皮没有皱的果实。

原来太湖山中一洞庭山有一种果实,它的名字叫做福橘。而洞庭里面还有一样橘树,与它非常相似,但是刚出的时候味道有一点酸,后来熟了,却也甜美。价钱是福橘的十分之一,名曰洞庭红。

文若虚买的就是这种洞庭红。

过了三五日,他们来到了一个国家,这边的货物的价钱是中国的三倍之多,于是呢,很多人都会拼死走这条路做生意。

他们正闷坐的时候呢,猛然想起来,我那一篓红橘,自从到船里面都没有看过,莫不是烂了?于是趁着众人不在,他就去看一看,把篓子打开来看的时候,发现橘子都是好好的。于是他们把橘子都搬了出来。

在远处一看,满船都是红艳艳的。岸上的人看到这幅景象,他们都拢过来问,是什么好东西呀?

文若虚没有回答。其中有一个人拿了一个橘子,掐破就吃,他说原来这个是可以吃的呀,多少钱一个?

文若虚说要一钱一克,然后没想到那个人摸出一个银钱来,他说先买一个尝尝。这个时候洞庭红已经非常甜了,他尝了一个之后,说:真的是好东西呀!

于是他就掏出十个银钱说,我要买十个。

文若虚喜出望外,后来买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国家是以银子作为钱的,银子上面有龙凤纹的就是最贵重,其次是人物,然后就是鸟兽,然后就是树木,最下等的是水草,但是就算这个最下等的是水草,他也是用银子做的,分量都没有任何差别,刚才买橘子都是水草纹的。

随着后面买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涨了一点价,旁边的人看他涨了价,就埋怨道,我刚刚还说要买,你怎么涨价啦?

当他们正在议论的时候,只见首先买的那个个人又骑了一匹马飞奔到船边,下了马,分开人丛,对着船上大叫:“不要零卖,不要零卖,俺要多买,俺家头目要买,买好多。”于是大家听见这话,便远远自觉地走开在一旁看着。

文若虚是伶俐的人,他看见对方来势汹汹,就知道他一定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

于是他把搂子里面的橘子全部倒出来,只剩下50颗了。数一数,他站起来说:“刚才说要留着自己用,不能卖了,今天如果你愿意加一些价钱的话,我才卖。”

随后只见此人摸出一个龙凤纹的银子说,这样的银子如何?(在那个国家,龙凤纹的银子是最上乘的。)文若虚说:“不可以,我只要以前那种水草纹的,然后那个人他就给了他多个水草纹的银钱”那个人嘲笑了他一番之后,付了钱就走了。

文若虚见人都散了,于是他就称了一下,一共有0个差不多,没想到那个算命的算的真灵验。

小伙伴们纷纷建议道:如果是换一些货物,然后再卖到中国去,也可以赚很多钱,好过把银钱藏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用处。

文若虚说:我本来就很倒霉,本无意求财,但是如今有这么大的造化,我还是不妄想了。

但是大家都说放着几倍的利钱不取可惜,可惜。

二,鼍龙壳现世,又赚一笔

不过三五日,又到了一处地方,这次是个荒岛,文若虚想上去看看。

但是不料大家这个时候都被疯癫的头晕,个个都想睡觉,不肯和他一起去,于是他只好自己去。

他独自一人往岛上去,发现了一个像床一样大的龟壳。他非常吃惊,不相信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大的乌龟,谁都没有见过,于是他决定今天一定要把它带回去。

大家见了这个龟壳都非常吃惊,说道:这么大的龟壳?你把他带回来干什么?它有用吗?

文若虚说,不要管有没有用,这个东西很少见,又不费本钱,是我捡的,把它带回去吧。

文若虚当天就用水把龟壳的里外都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自己的钱包行李都塞在了龟壳里面,当成了一个大皮箱子,自嘲地说:你看这不就有用处吗?

大家到了一个店里面,这个店的主人是一个波斯人,他的衣服和相貌都和中国人不一样。

这家店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规矩,它是根据货物贵重和低贱来判断哪个人坐什么位置的,于是眼看着大家一个一个地都做好了,只剩下文若虚一个呆呆的站在那里。

主人:我不曾见过你,想必你是新出海的,置货不多。

大家说:“这是我们的好朋友到海外来玩的,身边有银子却不肯置办货物,现在也没办法,只能委屈他坐在 面了”

文若虚满面羞愧坐在 面,主人坐在正面的两侧。

饮酒的时候,这一个人说他的猫眼儿有多少,那一个人说他的祖母绿有多少个字,比来比去。文若虚一言不发,心里也有一些后悔。他想我前几日应该听他们劝告,置办些货物来才是。现在虽然有银子在囊中,却说不得一句话。

他又叹了一口气安慰自己道:我本来是一分钱都没有的,但现在已经知足了。

第二天,主人登船拜别这伙客人一筹,望去看见了一个非常大的龟壳,他吃了一惊,说:这是哪一位客人的宝物?昨天席上并不见,并不曾说起,难道就不要卖吗?

第三天,众人都笑着指向文若虚,说这是他的宝物。

主人看了文若虚一眼,满面挣的通红,显然是非常生气。他埋怨大家说:我与大家相处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要这样捉弄我,教我得罪于新客,把 的一个位子给他,是什么道理?

说完一把扯住文若虚,对众人说:先不要动身,先让我上岸谢罪再说。

于是大家又回到了店中,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见主人拉了文若虚,把交椅整一整,让他坐下来说:“刚才是有得罪,请坐一坐。”

文若虚心里也非常奇怪,他想,难道这个龟壳是宝贝?

主人走了进来,然后又摆下了一桌酒,对文若虚鞠躬说:你就应该坐在这里。你的一个规格可以抵他们的一船货物了。先前,失敬失敬。

大家看见又觉得好笑,又觉得奇怪。

酒过三巡,主人开口问道,敢问客人:“你得了这件宝贝?宝贝肯不肯买?”

文若虚说,只要有好价钱,为什么不卖?

主人听到他说肯卖,不觉喜从天降,笑逐颜开,起身说:果然肯买。你说需要多少钱,我 不还价。

文若虚其实不知道值多少,讨要少了怕吃亏,讨多了又怕别人笑。

于是想了很久,还真的说不出个价钱。

于是,张大向文若虚丢了个脸色,把手放在椅子后面,竖着三个手指头,再把第二个手指向空中一撇,说索性就讨他这些。文若虚摇摇头,竖着一个手指说,这些我还说不出口。

却被主人看见,说:是多少钱呢?要多少钱才肯卖给我呢?

张大捣了个*说:依照文先生的手势像是要1万块呢。主人呵呵大笑说,这是不要卖,哄我而已,此等宝物岂止1万块?

大家都看见主人这么说,目瞪口呆都站了起来,把文若虚扯到一边去,商量了起来:“造化,造化,想必这个龟壳还要值更多的钱,天呐,我们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价,文先生不如开个大口让他还价吧。”

文若虚还是不好意思说,大家都说不要客气。

文若虚说:“那就五万两吧!”

主人还是不信,私底下偷偷问张大怎么回事,张大说:我这兄弟只是来海外玩的,并不曾置办货物,那个龟壳是他捡的,你给他五万,已经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这时主人才信,他拉着张大做保证人,签了合同,说是不能反悔。

签完合同,内主人走进房内,把一箱银子抬了出来。

打开箱子一看,五十两一包,总共20包,整整一千两,剩下的钱呢?主人用房屋文书、缎皮账目,凑足了5万两。

但是此时大家都很疑惑,他们向主人请教道:“我们必竟有些疑心,这龟壳有什么好处,价值如此?”

主人笑道:枉费你们走了海上这么多次,这些也不认得。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龙有九子,其中有一种是鼍龙,它的皮可以做成鼓,敲打一下声闻百里。鼍龙可以活几万岁,他们蜕下的这个壳有24个肋骨,按照天生24个节气,每根肋骨中间有大珠一颗,如果是肋骨没有对到时节就变不*,退不了壳。壳不值钱,但是其中的珍珠都有夜光,有24颗,此乃无价之宝也。

大家听了都半信半疑,只见主人走进去了一会儿,笑嘻嘻的走出来,取出了一个包,他说:“请各位看看。”只见他把布包打开,有很多很多夜明珠,光彩夺目。

他说:“这一颗拿到我们国家就是刚才的5万块钱,现在有这么多颗,我真是发财了。”

从此文若虚回去之后,去福建做了一个富商,在那里娶了老婆,成家立业,数年之间才到苏州走一遭,旧相识。至今子孙繁衍,家道殷富不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xzjb/1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