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说到古镇龙都,关于龙都的名字由来,有一则九龙聚会的民间传说。

说,从前,有一个叫聂司的人,坐船顺着秦淮河到了龙都,见到这里水连水,沟连沟,恻隐之心发作,这里一发大水非淹掉不可。此时,有一群人在岸边叫船,船公靠了岸。

这群人凶神恶煞,长成白、红、蓝、青、黄、黑、灰、紫、橙等九种颜色,怪模怪样,丑陋至极。聂司反倒没有害怕,还跟其中一个白胡子老头相谈甚欢。

就为这里水道繁多,灾害连连之事,九个人为此吵得不可开交。聂司虽然是经过这里,但也很善良,关心水灾的解决之道。白胡子老头告诉聂司,上岸后,花上全部的钱,买一颗珍珠,然后撂在他嘴里即可。

说着,白胡子老头跳进秦淮河不见了,其他八位颜色各异的胡子也都一个接一个消失。

聂司心存疑惑,但到底按照白胡子老头所说的照做了。买完珍珠,也找到了白胡子老头嘴里说的四路八沟。这里有一座庙,庙里有九座神像,其中一座就是白胡子老头。聂司将大珍珠放进白胡子老头嘴巴里。

只见白胡子老头含着珍珠走到正殿,对其他八个老头发号施令,“外面四路八沟,你们八条龙各司其职,各占一条沟,今后不得兴风作浪,否则别怪我龙王不讲情面!”

原来,这是九龙聚会在此处抢珠,规则就是谁抢到珠子谁就是龙王。现在白龙得到了,自然就是龙王。白龙王还替这里取了名字,叫龙都。为了答谢聂司,保护了四方乡民的平安,白龙王还将这座庙改名为聂司庙。

这则神乎其神的故事,不仅包含了龙都的名字由来、九龙聚会的传说,还隐藏了一个重要信息,寺庙。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自然也是南朝佛教最兴盛的地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目前,由南北朝时期在南京初建,且留存下来的可考的寺院有栖霞寺、鸡鸣寺、幽栖寺、方山定林寺等古寺院。但这几座寺院都几经战火毁坏,现有的建筑遗存也都是在原址基础上在明清时重建,没有留下完整的寺庙遗址。

而作为“南京文明的摇篮”湖熟,也有很多建于六朝的寺庙,如西竹排巷尽头龙王庙,水北梁台城隍庙,桥北天隆寺,姚东的崇仁观,和进前山岗的山岗大庙,郭村的郭村观,郭村的双庙,杜桂的香林寺。

难怪,自六朝以来宗教盛行,湖熟就有“三步两庙”之说。

杜桂的香林寺,位于今湖熟镇东面四公里,建筑宏伟,始建于南唐。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十四记载,“香林寺,在郭城高桥门外,东城丹阳乡湖塾镇。北去所领法淸院十五里,西去正阳门八十里。按,《〔至大〕金陵新志》有杜桂院,南唐保大六年建,在杜桂村,因为院额。庆元志:‘院有《吴钟记》云梁天监中,杜、桂二卿平章朝政,舍居为寺,故从其姓,以旌名。今名香林寺,又曰香林院。’名与地合,当即此。”

“香林古寺矗苍茫,晚课钟声正远扬。今日已完辛苦事,明朝更盼好时光。”到了清朝光绪七年,“香林晚钟”入选了湖熟著名八景中。

香林寺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但在抗日战争时却毁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xgls/1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