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礼物汪智星
怎样治白癜风 http://www.zgbdf.net/原创:汪智星近日,读到一篇小文章,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二(7)班学生田牧野写的《别让孩子成为“父母2.0”》。作者在文中这样阐述着:“但是,人生是不可复制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复制他人的成就,也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人生,永远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活。达不成梦想,‘活不出头来’,固然是可悲的,但一味实现别人强加的理想,岂不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这难道是父母所期待的吗?每一个选择都有风险,也有各自的意义。给孩子一个机会,一份信任,这又何尝不是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呢?”读着这样的文章,作为家长的我们,内心是不是觉得挺沉重的。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我们总以为自己在做着“正确”的事,孰不知,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许多付出与要求,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可怕!作为家长,你常常会说,孩子,爸爸没有读大学,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或是,孩子,爸爸遗憾的是当年没有考上北京大学,我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或是,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十里八乡”都享名气的人物。等等。透过作者田牧野的言语,他谈及“最好的礼物”指的是两个方面:其一,给孩子一个机会;其二,给孩子一份信任。作为家长的我们,我们给孩子机会了吗?给孩子信任了吗?也许我们的家长会说,怎么就没有给他们机会和信任呢?为了孩子,我们创造了许多机会,只是他们不好好把握。还有,我们信任他,他却背着我们做一些叫人不省心的事。其实,无论是给孩子机会,还是给孩子信任,都是有讲究的。否则,给了也白给,有时,给了反而是弄巧成拙。给孩子一个机会,首先要思考的是孩子需要什么机会?如果作为家长或教师不弄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机会,而是一厢情愿地给机会,那就是帮倒忙。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他们在课堂上有积极表达的欲望和需求,而我们的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坐端正,要认真倾听,要认真记录,认真思考,不要插话,别“乱说话”。试想,这时的学生想表达,需要表达,教师却丝毫没有给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吗?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提升吗?生活中也一样。孩子喜欢运动,喜欢嬉戏,可我们的家长却从“安全”出发,把孩子“圈养”在家里。对孩子而言,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客厅、房间、阳台,只有电视、冰箱、沙发,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此,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吗?能茁壮成长吗?“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不正道出此现象的弊端吗?作为家长或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机会,才有必要去思考如何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孩子有舞蹈的爱好与兴趣,家长就努力给他创造进一步学习舞蹈的机会;孩子有运动的爱好与兴趣,家长就努力给他们创造可以尽情运动的机会;孩子有对文学作品的爱好与兴趣,家长就努力给他们购买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其尽情遨游书的海洋。明白了孩子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就给他们努力创造实现需要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才是孩子喜欢的,才是有价值的。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的文末写道:“信赖,往往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就道出了“信任”的魅力。试想,因为信任,人与动物之间都会产生这种如此美妙的境界,何况是人与人之间呢?何况是父母与自己的孩之间呢?由此,我们深感“信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想孩子信任家长,前提是家长要信任孩子。当你告诉孩子,下午独自在家要完成学科作业,可以看看课外书籍或电视。你就得信任他,相信他,这个半天对孩子而言,是他们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孩子可能是先完成作业,再看课外书籍或电视,也有的孩子先看课外书籍或电视,再完成作业。两种情况均可行,因为你不能强求孩子一味地按你的计划进行。如果孩子挺累的,他可能先看看课外书籍或电视,调节一阵,再静下心来完成作业;如果孩子状态较好,他可能先完成所有作业,再看看课外书籍或电视。相信孩子,他们均有自己的主张与心思。他们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若遇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作为家长及时跟进,及时引导,及时纠正,自然是必要的。孩子信任家长,往往是家长懂得将心比心。当下的诸多家长,总喜欢自己的孩子要怎么样,可他总忘掉自己就是“凡人”而己。如此,要求自己的孩子,岂非强人所难。我们的家长,从自己的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给他们制定出将来得上北大或清华的“长远”方案。岂不知这样的方案也许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到头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处处被动,时时“自卑”。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远大”抱负,完全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孰不知,即使是你亲身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有极大区别的。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正视自己,要按人的成长规律与兴趣爱好出发,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自信、阳光、快乐、幸福。信任是彼此的,信任的效果往往是“1+1﹥2”的。对于当下孩子来说,学习压力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更需要来自他人的信任,尤其是家长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家长给他一份信任,他将还你一份惊喜。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信任,就是悄悄地关心,静静地陪伴,真诚地点赞,真心的鼓励。当孩子感到压力过大,家长还得学会“示弱”。孩子考差了,你不是批评,不是暴怒,不是叹气,不是抱怨,而是要正面鼓励,积极影响,巧妙“示弱”。我常常对自己的孩子说,没关系!挺好的!当年你老爸比你差远了。虽说是考了个师范,也是以“倒数第一”的分数侥幸录取而已。我的“示弱”就是要告诉孩子,一个人的成功在于自己的永不言败与不懈努力,不管自己考了多少,能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哪怕是微乎其微,也值得欣喜。给孩子机会吧!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机会吧!同时,给孩子信任吧!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已在努力,相信他们已在超越,相信他们一定能行。当然,也相信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会出现错误或失败!错误或失败,也是极可贵的,对于孩子的成长人生而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hxcf/15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暑期提前了解教材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