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春节假期结束了,老公也离开家,回武汉去工作。

一早上,在床上哄女儿:爸爸等会儿离开,你不要哭哦,放假时爸爸就回来了。

女儿很听话地点头,但是掩藏不住一脸的不开心。

虽然知道分别是必然,她却总想跟爸爸多呆一会儿。爸爸起床,她也起床,爸爸吃饭,她要喂,爸爸上洗手间,她要跟着,爸爸上楼,她也上楼。

真的是寸步不离。

不管跟得多紧,离别的那一刻总会到来。

她很听话地没有追。

站在家门口,看着爸爸坐上车,她不停地挥手,眼泪刷刷地往下落。目光随着车一直走,一直走,直到车子转弯,再也看不见。她没有追,眼泪却流成河。

那一整天,她似乎都心情低落,连声音都小了很多。

这样的场景,其实我们每年都在经历。

我的女儿,曾经也是留守儿童。

在浙江打工的时候,我每年期待回家,却在每一个离开家的日子哭成了狗。

我记得有一年,老公先离开,女儿不停地哭,不停地追,一直追到车站,可是车已经开走了,她又一路哭回来。

回来以后问奶奶:我妈妈会走吗?

奶奶说妈妈不走,她才擦干眼泪,露出笑容。

但这也不过是骗人的话,几天之后,我坐上了到浙江的车。

那天女儿送我了,她和姑姑一起,我们三个人坐上小镇到县城的公交车,然后在县城车站,我转了大巴。

我上车的那一刻,女儿再次追着哭,姑姑抱着她,也哭。

终于坐上位置,在大巴将要启动的那一刻,我往窗外看了一眼。

结果这一眼,就让我整个人差点崩溃。

在匆忙的人群里,我看到女儿瘦小的身影,她的小手被姑姑牵着,一步步无精打采地往车站外走,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身后一辆又一辆大巴。

一脸落寞。

我的眼泪刷刷地落下来。

再加上晕车,对坐车的恐惧,那一瞬间我再也支撑不住,要下车,要回家。

我真的以最快的速度退了票。

然后跑过去抱住女儿,跟她一起回家。

我不是一个任性的人,不管多难,都习惯死撑,那是我 一次任性而为。多年以后想起来,却始终不后悔。

有位朋友,也在大城市工作,她说,每年她最喜欢的就是回家,给一家人带上大包小包,特别有满足感。

可是她每年最讨厌的,就是离开。

要走的前一天,父母就在厨房里忙碌,腊肉带一点,红枣装一袋,花生装一些,青菜装一点,萝卜也要装一点,因为家里的萝卜好吃。

结果,回家的时候带两个大袋子,离开的时候成了四五个大袋子。

有时候简直像打架,母亲把东西装进去,她给拿出来,母亲再装进去,她再拿出来。

但是到 ,母亲总是神不知*不觉地又装了进去。

这件事让她很烦。

更烦的是,离开时,她不敢回头。

只要一回头,看着父母花白的头发和苍老的脸,脚步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父母老了,她却无法陪在他们身边。

所以每次她都不回头。

任眼泪纷飞,就是死不回头。

她知道,父母会一直看着她,一直看着她,直到她的身影变小变小再变小, 完全看不见。

她不敢回头,她怕一回头,自己就再也不想走了。

我讨厌离别。

为了不再和女儿离别,我选择做自由职业,就是希望可以接送她上学。

为了不再和父母离别,我选择从浙江回到武汉,尽量离他们更近一些。

可是我知道,不管我多么努力,都阻止不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年龄越长,越开始明白,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离别的过程。

没有人能陪你一生一世。

所有的相聚, 都会以离别收场。

这件事情的确让人很不爽,但除了接受,我们别无选择。

昨天刷剧,看了《大唐荣耀》,一开头就很应景地出现了离别的场景。

*扮演的沈珍珠要离开父母,到京城参加选秀。

父母千般不舍,万般牵挂,三个人笑着,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

但父亲不做任何挽留,沈珍珠也没有想着退缩,因为他们都知道,有些路,总要去走,不离开,就永远长不大。

屏幕外的我也在想,终究是要离开的,等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就会明白,离别是一件多么值得的事情。

我们都是一样,终究要离别,终究要去见识更大的世界,终究要去赢得更广阔的人生。

而这一切,都从离开家开始。

所以,不管我们多么不喜欢离别,终究要勇敢地离别。

汤小小:每天工作三小时的时间管理达人,写作培训师,创建21天轻松高效写作群。多年杂志写作经验,年发表量篇,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gxzy/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