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被抓深夜,张家港隔壁这几个家伙去捉
捕捞螃蜞是违法的! 你还不知道吗? 近日,江阴这4人非法捕捞螃蜞 被当场抓获! 一起来看下究竟怎么回事? 综合执法局夜间值班队员接到江阴水上派出所电话,鹰眼探头中发现石庄长江边上有人正在捕捞。队员们立即和璜土长江禁捕护渔队赶赴现场。经查发现,长江边有四人正在抓捕螃蜞。队员们立即叫停,并拍照取证,当场收缴非法渔获物螃蜞5.7公斤。 队员们让当事四人立即到局里接受依法处理,江阴市农林水利执法大队第一时间派执法队员到现场指导。据当事人交代,看到长江滩涂边上经常有螃蜞出现,于是四人相约晚上到长江边抓螃蜞吃,谁知被联合执法队当场抓获。 判定当事人是初犯,执法队员们对他们进行了严肃教育,告知其长江禁捕的意义,他们的行为属于非法捕捞,破坏长江生态。当事人作出了深刻的检讨,承诺以后不会再进行非法捕捞,并将抓捕时查获的螃蜞在农林水利部门执法队员指导下全部放生。 在这里厉害哥要提醒: 长江流域禁止非法捕捞是保护长江水生生物的必要举措,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向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坚决说不,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舆论氛围,共同维护长江水环境! 长江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里面目前没什么鱼了,就连常见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也很少见。“无鱼”二字,振聋发聩! 长江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途径全国多个省份,原本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分布有多种水生生物,鱼类有种,其中多种是长江特有。然而现在,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长江鱼类种群下降、品种减少,四大家鱼产卵量从最高亿尾降至最低不足10亿尾,下降了90%以上。由于过度捕捞,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年的42.7万吨,下降到了如今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 长江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航道整治、挖砂采石、滩涂围垦等影响,白髂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极度濒危。在年的国际联合考察中,江豚数量估算在头左右,到年,江豚数量减少到头,年,种群数量跌至头,比野生大熊猫还要稀少。 年1月1日零时,长江10年禁渔计划实施,重点水域开始分类分阶段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中,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也将于年1月1日零时起开始禁渔。这是我国生态保护事业中的历史性一幕。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在这条绵延余公里的大江中,生活着多种水生生物,鱼类多种,其中的多种是长江特有的,包括深受人们喜爱,被亲切地称为“江猪”的长江江豚,以及“长江女神”“水中大熊猫”的白鱀豚。大量的独有物种,也让长江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如今,长江江豚的数量徘徊在头左右。甚至很普通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数量都大幅萎缩,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种苗发生量下降了90%以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是过度捕捞。 随着长江生态恶化和生产力极速降低,渔民的渔获也一年不如一年,部分渔民为了获得捕捞收益,开始采取“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竭泽而渔,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恶性循环。再不采取禁渔措施,国家生态安全也会遭到威胁。 事实上,从年起,为了让亲鱼顺利产卵、保护幼鱼长大,长江流域便开始实行春季禁渔,从4月1日持续到6月30日,为期3个月。年起又提前一个月,从3月1日开始,延续4个月。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季节性禁渔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7月1日开捕后,许多鱼刚刚出生两三个月就被捕捞上岸,过去三四个月的繁殖成果根本无法使鱼类种群繁衍壮大。 所以,长期禁渔势在必行,以四大家鱼为例,它们通常要4年才能成熟,开始繁衍下一代,连续禁渔10年,繁衍两到三代,才能使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年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的实施之年,摸清了长江的生态环境状况,修复行动陆续开始实施;年,既是部分举措成效的验收之年,也是更多重要举措的实施之年。年1月1日开始的10年禁渔,给长江生态保护工程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也在新的一年唱响了长江大保护最响亮的“序曲”。 所谓保护生态,其实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能有人会觉得,少了几种生物,固然遗憾,但也不会对人类自身造成太大的影响。殊不知,生物与环境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狼少了,羊群数量疯涨,导致植被减少,类似的例子同样会发生在水中,而且水体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其本身又是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更难预先搞清楚,但无可置疑的是,对生态的破坏最终会伤及我们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随着10年禁渔的开展,“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的画面将从长江上暂时消失,如果这能让长江恢复生机与活力,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民间慈善公益力量,也正在积极参与到长江生态护生这项工程中来。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联合长江沿岸多家基金会,年分别在长江太仓段,常熟段,常州段,张家港段,泰州段,金沙江段(长江支流)联合各地多家机构,开展公益生态放流活动共计32场,使用放生善款元。得到渔政主管单位的一致好评。对修复长江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弘化社护生项目组将通过长江生物链工程,与沿江城市的基金会合作,以串珍珠的方式,把美丽的“生物项链”串联起来,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长江水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保护。倡导让更多“爱心鱼”回归美好家园,让人类与生灵共同守护长江。 盼长江,重回鱼肥水美的那一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gxzy/15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微量元素儿童生长发育必需营养素,如何正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