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浪
珍珠浪 作者杨生龙 我家门口长着一丛珍珠浪,它是爬在一株番梨树上的和铁门上。雨季到来时,它变得郁郁葱葱,春天即将过去时,它开出紫色的花朵,不久就结出青绿色的豆荚。秋色渐浓时,变得枯*的豆荚裂开,露出红色中带有一点黑色的种子。正是这一点黑色使得它象小精灵的眼睛一样,星星点点,甚是好看。 因为往事难忘,我对珍珠浪怀有深深的眷念。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原配妻子陈关引,带着四个孩子在家乡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由于收入低,生活相当困难,加上缺医少药,他们就是靠着珍珠浪治病,度过难关。 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我几个小孩都是咽喉容易发炎,感冒后扁桃体仲大,咳嗽不止,伴有发烧,有时体温达39℃。如果是现在,医生就会给开青霉素,打点滴了。那时青霉素不容易买到,只好采草药医治了。 妻子的办法就是到路边树丛中,采回一把珍珠浪叶,渗在泡软的米中撞成米粉,这时米粉变成青绿色。和上水捏成小粉团,下在锅中煮一会,放进一点白糖,等凉了吃下一碗。吃过两、三次后咳嗽就减轻,慢慢就好了。这些珍珠浪粉汤,有点甘草似的清甜,小孩子喜欢喝。经常要妈妈给他们做,有时为了吃上珍珠浪粉汤,还故意装出咳嗽的样子。 开始,我不太相信珍珠浪粉汤的药效。那时我在县委当机关干部,经常出发在外。有一次,我因为感冒引起咽喉发炎,打针吃药,两个星期都没好,喉咙沙哑。回到家里,妻子看到我声音沙哑、人消瘦,十分痛心。马上采回珍珠浪叶,给我做珍珠浪粉汤。吃了两天,咳嗽减轻,声音就清起来了。此后,我一碰到这种情况,马上回家,让妻子做的珍珠浪粉汤喝,病就好了。 妻子,斯人已逝,远我而去了。那青翠嫩绿的珍珠浪,在我的心目中变得神圣而美丽,变成一种深深的眷恋。我的这种情感,也传给孩子,孩子们都喜欢珍珠浪,细心呵护门口那株珍珠浪。在北京的二儿子回家,采下珍珠浪籽,串成一条项练,带在脖子上。他通过互联网查出了珍珠浪的身世。 原来,珍珠浪学名叫相思子,又名相思豆、红豆、黑头小鸡、鸡母珠(台湾)、土甘草(广西)。 它生长于丘陵地或山间、路旁灌本丛中。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等地都有分布。由于它又名红豆,有人认为它就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红豆》中所说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给我对妻子陈氏的缅怀中,添加更多的相思。 还有美妙的传说: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来同去戍边者都回来了,惟有其夫未返。妻思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后来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 想不到妻子用珍珠浪(相思子)粉汤治咽喉炎,合了《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载。药典写明:根、藤、叶,功效清热解*,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肿痛,肝炎;叶,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 又是珍珠浪生机焕发的春天到来了,我家门口那丛珍珠浪青绿色的叶子,在明媚的阳光下,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我那在天国的原配妻子陈氏,在我心目中变得更加亲切、妩媚和永生!(.3.19) 作者杨生龙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cypf/3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珍珠粉,你还有哪些疑问
- 下一篇文章: 祺福珠宝冷知识怕水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