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喝珍珠奶茶易造成肠梗阻被热传,有关媒体记者的亲身实验更让这一说法甚嚣尘上。实验显示,记者喝了一杯珍珠奶茶半小时后,胃部ct照射仍显示出密密麻麻的白色圆点,医生推测,“珍珠”很可能加入了浓稠度较高的物质,不仅难消化,还易引发小肠梗阻。部分网友甚至质疑珍珠奶茶的珍珠可能是塑料做的。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发文表示,一般情况下,对于混合性食物,胃完全排空的时间需4至6个小时。而网络热传图片中,记者喝下珍珠奶茶仅仅是半小时就去拍摄胃部ct并不能证明珍珠的危险性,更不能得出结论说珍珠奶茶会造成肠梗阻。

“珍珠”不是由塑料做的

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其实是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常用的木薯淀粉是一种。除此之外,为了口感需要,还会用一些小麦蛋白和食品添加剂。为了口感和嚼劲,有时加入小麦蛋白。是因为小麦蛋白有很好的水合性质和结构性质,能够更好地跟淀粉结合,同时使淀粉“珍珠”更加弹力可口。作为一种蛋白质,除了某些对小麦过敏的人,小麦蛋白不会对人体构成任何危害。

此外,淀粉食物吃进去后会产生糊精,而糊精就更不需要担心了。糊精是淀粉不完全水解得到的降解产物,为数个至数十个葡萄糖组成的寡糖和聚糖的混合物,包括有麦芽糖糊精、环状糊精等。我们平时吃饭、吃面包等含淀粉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也逐渐分解糊精、再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使用。

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如果使用糯米、葛粉等黏性较强的原材料,比较难以消化,且不经咀嚼就吞咽到胃里,在ct扫描下也是有可能出现图片中的小白点。

“珍珠”使用的是正常食品添加剂

为了做成更好的“珍珠”粉圆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甜味剂、凝固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如芒硝、 镁、羧 钠等。

甜蜜素,又称 基 磺 ,是一种无能量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40至50倍,具有一定的后苦味。它用于食品中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度,而且不提供能量。主要用于软饮料、水果蜜饯、冰激凌、糕点、糖果、酱菜以及明胶点心、果冻、果酱等等。

芒硝,别名 钠。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做加工助剂使用。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 钠作为加工助剂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

镁,作为凝固剂和稳定剂加入到“珍珠”中的,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豆制品中。做豆腐的过程中,要形成块状的半固体状态,都是要加凝固剂的,奶茶的珍珠,要形成珍珠状也是需要凝固剂的。

因此,流言中提到的奶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其实都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中都有相关规定,正常使用根本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珍珠造成肠梗阻只能算特例

造成肠梗阻的原因是很多元化的,肠梗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肠道不通畅。这跟患病者的胃肠吸收功能和所食物品都有关系。本身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或是幼儿和老年人,喝大量的珍珠奶茶还是有风险的。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一般情况下,对于混合性食物,胃完全排空的时间需4至6个小时。

网络热传图片中,记者喝下珍珠奶茶仅仅是半小时就去拍摄胃部ct并不能证明珍珠的危险性,更不能得出结论说珍珠奶茶会造成肠梗阻。若大量吞食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不仅容易造成胃排空不通畅,也会有吸入器官中的危险。因此,在饮食时应该细嚼慢咽,尤其像珍珠粉圆等食物。(据北京晨报)

赞赏

长按







































青少年白癜风治疗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cypf/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