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蟹养殖发展中的“四化建设”

李志国(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河蟹养殖面临考验越发明显,养殖成本逐年升高、养殖病害多发、气候多变、养殖风险也是与日俱增,加之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许多养殖朋友甚至处在了连续亏损的境地,不得已而放弃养殖,可以说近两年河蟹养殖市场出现重新洗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养殖朋友也在思索养殖模式的转变来适应市场的发展,关于河蟹养殖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

1

外源水环境维护及池塘增氧条件提升

协同化

总结近几年的河蟹养殖,高温阶段无不成为河蟹难以跨越的*门关。缺氧、烂草、蓝藻等一列问题都会令河蟹损兵折将,伤亡惨重。然而更严重的情况是到了高温阶段,外源水也是蓝藻、甲藻、裸藻等藻类频发,水色发绿、发红等,根本不能打进池塘用来改善水质,因此许多池塘到了高温阶段,池塘水质变差的时候,面临无水可用的窘境,最终缺氧成为常态,严重制约了河蟹养殖的发展。解决此种问题,改善养殖水环境、提升水体溶氧成为必由之路。

①池塘进排水系统更加完备,进排水分离,严防二次污染

国家环保重压之下,水产品的安全再也不单单停留在食品安全(如:药残)等方面,对养殖水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凡是对养殖水体有污染的项目,如:围网养殖、河道珍珠蚌养殖等,都将受到严格管控,尤其是一些投入品的使用。生活污水分流机制也会应运而生,池塘进排水系统也将更加完备,进排水分离,严防二次污染,维护外源水环境必是大势所趋。

②增氧设备的配套使用

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追求产量、大规格的当前养殖形势下,有效解决缺氧问题,更是养殖成功的基础条件。笔者走访调查了许多养殖较为成功的池塘,完备的增氧设施无一例外的是其成功的标配。微孔增氧配合(叶轮式、风车式)增氧机,辅助打水棒等,全方位、立体增氧模式,值得提倡与应用。

③耐高温水草的推广种植

近年来,高温期水草(尤其是伊乐草)腐烂,也成为诱发池塘缺氧的关键因素。除了扁担草、轮叶黑藻等常规耐高温水草外,近几年许多养殖朋友也在摸索种植金鱼藻,有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外一些挺水植物(如:茨菇、水葫芦等)也可尝试作为高温期净化水质之用。

2

青虾套养

节点化

近年来许多养殖朋友把河蟹高温期发病归结于青虾过多,生物耗氧量大,有害菌存在交叉感染等方面。对于此种观点,笔者不完全认同。青虾的投放与否与养殖过程中河蟹发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科学数据证明两者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养殖过程中也不乏青虾、河蟹皆取得高效益的经典案例,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高温缺氧的问题。

且不论青虾的投放与河蟹发病有无直接相关,单从降低生物耗氧的角度,除了完善增氧设施外,青虾套养可以参考一下两个节点进行,既可控制高温期耗氧,降低缺氧风险,也可提升单位水体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

1、春季投放青虾模式

①收获节点

4-6月份坂田围网拆除之前,一定要尽量多的上市,控制存塘量。

②管理节点

高温前(尤其是春季、夏初)的肥水、调水及营养供给工作至关重要。肥水一方面培养生物饵料,供青虾直接摄食;另一方面稳定水环境,提升水体溶氧,为虾蟹蜕壳、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肥水建议以矿物肥配合底栖硅藻为主。进入五、六月份,调水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定期补充EM菌、 菌,既可有效调节水质,又能平衡虾蟹肠道菌群,助消化,减少残饵、粪便对水质、底质的污染。饵料供应方面,减少菜饼等溶解性差的饵料的投喂量,多投喂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确保青虾营养供应充足,提升其生长速度,达到尽早上市的目的。

2、投放热水虾苗的模式

投放热水虾苗,一般在7、8月份。青虾个体越小,对溶氧的需求量相对来说也是越小,与存塘至高温期的大虾相比,小个体的虾苗更不易出现大面积缺氧死亡的现象;同时高温期池塘水体往往偏浓的居多,青虾可直接摄食水体藻类、浮游动物等,对青虾生长可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年底青虾的产量也会更有保证。同时对于一些高温期河蟹伤亡过大的池塘,投放热水虾苗,也是降低池塘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

3

产量与规格的

统一化

当前河蟹养殖一直存在产量与规格很少同时兼备的矛盾。许多养殖朋友担心中后期河蟹发病,放苗密度很高(只—只/亩甚至更高), 产量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是规格却得不到保障,河蟹零售价格偏低,亩效益也很有限。如何实现产量与规格的统一化,笔者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

1、控制河蟹发病,科学管理是重点

池塘管理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但是也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抓住一些关键节点是很重要的,如:一、二壳(决定河蟹早期成活率的关键两壳)管理重点是饵料投喂(优质、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内服保健(助消化、平衡蜕壳)。梅雨季节的管理重点是消*(梅雨前、梅雨中、出梅后)及内服(抑菌、助消化、防肠炎)防病。高温期间的管理重点是防缺氧(防蓝藻、防烂草、增氧机的合理开启、缺氧急救的应急方案等);另外河蟹每一次蜕壳期的钙质补充也是很重要的。从防病角度,建议饵料投喂模式:1-4壳以优质、高蛋白配合饲料为主;五壳(高温过后)投喂优质冰鲜鱼配合育*料,进行 育肥及育*、长膏,提升河蟹品质的工作。

2、苗种优选

近两年来大亲本(亲本规格在5-7两公蟹/只,4-6两母蟹/只)蟹苗越来越受重视,根据笔者连续两年跟踪,养殖大亲本蟹苗,大规格成蟹出现的比例及数量都会显著提升很多,许多池塘平均规格都在4-4.5两公蟹/只,3-3.5两母蟹/只,产量能达到斤/亩以上。

3、控制密度

何种放养密度能充分利用水体,达到产量与规格的统一是需要不断摸索的过程。根据笔者所跟踪、了解的信息来看,放苗密度在—只/亩,管理到位的话,河蟹产量、规格都会有所保证。

4

销售渠道

多元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河蟹消费平民化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为河蟹的推广销售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使河蟹的销售再也不仅仅局限于交易市场一种方式了,河蟹销售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销售形式如下:

1、规格销售差异化

中小规格的以市场销售或平民消费(礼盒)为主;大规格河蟹往往走精品蟹或高端礼品蟹路线。

2、电商销售多样化

电商销售也是目前河蟹销售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淘宝、天猫等线上销售形式,对河蟹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销售存在价格差异大、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严把品质关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3、实体店经营城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蟹等特种水产品除了在一线大城市较为多见外,一些中小城市也逐渐出现,多以超市专柜、实体店等形式存在,也成为河蟹销售的一种重要渠道。

4、河蟹销售品牌化

河蟹品牌化推广,不仅大幅度提升产品知名度,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而且销售出路更可控、多样,甚至可以实现订单销售。目前“阳澄湖大闸蟹”品牌的推广算是比较成功的。近年来一些大的养殖湖区(如:固城湖大闸蟹)、养殖公司或养殖合作社(如:九龙口大闸蟹)甚至个体户(如:沈家蟹)也在逐渐进行大闸蟹的品牌推广,此种方式是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河蟹长久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推广周期较长,需要一定财力、物力作为支撑。

总而言之,河蟹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要养的好,而且要卖的好,才能实现效益 化。因此无论河蟹养殖模式如何改变、提升,上述四个方面的总结、提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也希望通过上述粗浅的总结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早日实现河蟹养殖的“四个现代化”。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点击“大拇指”,让我知道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转载声明xiehangjia-ncbd

本文版权属于蟹行家(ID:xiehangjia-ncbd),作者: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志国,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投稿、爆料请联系小编:Young-fight。

深耕河蟹产业

对于各种养殖投入品来说,养殖面积广阔的河蟹产业,更是值得期待的蓝海。以国内河蟹产量排名前两位的江苏、湖北为例,总共养殖面积约万亩,动保市场容量超过10亿元,饲料覆盖率仅20%左右,还有至少40万吨的开发市场,是一个具有非常潜力的市场。在国内,嘉吉、恒兴、天邦、正大、海大、澳华、通威、粤海、上海一新、江苏好润、金康达、展翔、正邦、邦基、淮大江、大北农、利洋、卓越、绿百多、水世纪、渔状元、华扬、科杨、渔经、安进、康洁等企业已经在这一板块蓄力、布局,在河蟹消费火爆的今天,河蟹料的竞争已悄然进行着……

武汉华扬

安进水产

江苏好润

北京水世纪

浙江澳凌

绿百多

嘉吉水产

大北农神爽水产

渔美康

奥可信

无锡华诺威

恒兴

上海泰缘

无锡中意

上海邦嘉

欢迎举荐(联系小编:Young-fight)

在留言区或后台留下您的信息“产区+姓名+价格(注明公母及规格)”

在留言区或后台留下您的信息“产区+货量+姓名+联系方式”

在留言区或后台留下您的信息“问题+产区+姓名+联系方式”

戳原文,掌握更多蟹蟹蟹资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zhidingwei.com/zzcypf/10987.html